“AI医生”来了,未来将应用于哪些场景?
近日,AI医生多家医院宣布,应用于场将AI医疗落地到医院诊疗场景中。AI医生九游AI技术将为医疗领域带来哪些变化?“AI医生”能给人看病治病吗?
日前,应用于场全国首个“AI儿科医生”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正式上线应用,AI医生这名存在于虚拟世界里的应用于场“儿科医生”,承担的AI医生角色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专家的临床科研助理,帮助医生快速获取最新科研成果和权威指南;
·另外一个是应用于场辅助医生进行疑难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就在本月20日,AI医生多位身穿白大褂的应用于场知名专家,和身穿黑色工装服操作下的AI医生“AI儿科医生”,共同为10名患儿进行疑难病多学科会诊。应用于场
就在专家们讨论的AI医生同时,桌子的应用于场九游这一边,工程师将患者的AI医生病历资料输入大模型中,“AI儿科医生”也给出了治疗方案:手术加化疗。
记者观察到,10名患儿的诊断中,AI儿科医生给出的建议与专家组会诊结果吻合度较高,有时AI儿科医生还会通过患者病例报告里的某个单项指标,给治疗方案增加特别提示。
不同于通用AI大模型,医学专业领域的大模型需要更多维度的精准数据。为此,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将300多位专家的临床经验及数十年高质量病历数据,整合进大模型中,从而把“AI儿科医生”训练得更专业、准确。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 北京儿童医院院长 倪鑫:我们在研发儿科AI医生初衷,当时提出“双医生制”。我们所有的结果跟AI相互提醒,AI对于整个医生团队就是辅助和朋友。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还有一个功能是预判,相当于医学检测多了一把“尺子”。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人员正在为陈女士做三维步态评估。
去年以来,陈女士左侧肢体发抖、发僵,走路越来越困难,医生怀疑她是神经系统疾病。高速摄像机记录下了陈女士的运动过程,然后交给人工智能系统去评估。
一直以来,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不同医生的评估结果存在差异,容易出现误诊、漏诊。“面向神经系统疾病预警的智能人机交互关键技术”,通过多维评估体系,助力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医生 苏宁:这个病人的评分是63分,有可能是在认知障碍的早期。
截至目前,这套系统已完成10多万例神经功能检测,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 朱以诚:比如说我一年前看了一个帕金森的病人,我不记得他一年前在我面前是什么样子了,我没有一个量化值,但机器都记下来了。它作为一个长程随访的测量工具是非常有用的。
“AI医生”来了
如何辅助医疗?
如今在康复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实现多方面的应用。在杭州,这个外骨骼机器人,正在帮助残障人士进行康复训练。朵朵十七岁时,一次意外摔伤令她下肢瘫痪。经过康复训练,朵朵的身体一天天好转。
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领域也正在牵手人工智能。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北小六”机器人已经在多地上岗,它能先和用户进行几轮AI对话,判断用户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并评估问题的严重程度并给出相应建议,或提示用户到医院精神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在一些学校,AI正助力教师成为学生知心伙伴。在北京市宏志中学的学生心理驿站,有两个不需要预约的“心语小屋”,里面的AI大模型学习了近40万篇心理学期刊文献和来自医院、专业机构的100万个心理辅导对话案例,帮助学生大胆说出心里话。
北京市宏志中学心理教师 周冬梅:学生可以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私密性就得到保障。孩子就能够去畅快吐露自己的心声。
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莲花镇中心小学是一所乡镇小学,1200多名学生中不少是留守儿童。心理教师通过学生与AI的互动测试,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
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莲花镇中心小学校长 周燕:它可以有效解决我们很多乡镇学校在心理健康师资上面的不足。
AI+医疗
未来还将应用于哪些场景?
去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给出了84个典型应用场景。
高频词为“智能”和“辅助”。“智能”体现出AI在技术层面的价值,而“辅助”则强调了AI在医疗领域承担的工具性角色。
有医生表示,AI的确可以在一些场景、一些环节辅助医疗,但医生面对复杂病情的综合判断和经验积累以及面对面的人文关怀,是AI无法替代的。
湖南郴州市儿童医院儿童健康研究所执行所长 肖能:它可以总结所有目前已发表的文献,所以我们可以给患者提供适合的诊断方案。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傅启华:患者只需打开我们医院的微信公众号,用语音或者文字询问“胃疼怎么办”或“头疼应该挂哪个科室”,AI就能迅速给出贴心的建议和就医指南。
湖南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关节外科 康复医学科护士长 康丹:一些自动化的任务,如智能导诊、药物分配等重复性和机械性的护理任务,正在被自动化系统取代。但是也需要特别警惕护理伦理、护理的数据安全和患者的隐私保护等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医学科主任 沈敏:现在有一个词语叫“AI幻觉”,就是你拿到的这些信息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要去甄别,因为它也是通过海量的数据分析。那些海量数据的里面,也许混杂了一些假消息。而且我们不是冰冷的机器,我们还要更多体现人文的决策。
(总台央视记者 张萍 龙晓勤 曹宇 郝亮)
- ·强化改革担当作为 谋深抓实重点工作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梅州上市公司股价四涨五跌 嘉元科技涨幅和振幅最大换手率最高
- ·接地气!梅州代表团提交67件建议:都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 ·梅州收到一封省里的表扬信!跟你常“晒”的蓝天白云有关→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程定了!
- ·RCEP生效,为梅州企业带来利好:降低进口原料成本 提升商品竞争力
- ·“两癌”筛查你了解吗?梅州市举办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培训班
- ·减负不减“质”!“双减”后首次期末考,梅州部分小学考试变“闯关”
- ·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乡
- ·客家特产系“靓”!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平远橙亮相全国网上年货节
- ·梅州市民谣协会成立!翁如伟当选理事会会长
- ·顶呱呱!梅州17名同学拟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
- ·国庆假期,35万游客品英德红茶,享受“中国十大茶旅目的地”
- ·塔牌集团回购1.75%股份
- ·春节期间播出!“唱支山歌迎春来——2022年客家山歌春节戏剧晚会”圆满完成录制
- ·减负不减“质”!“双减”后首次期末考,梅州部分小学考试变“闯关”
- ·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海关总署:这些人入境须申报
- ·聚焦两会丨《梅州日报》推出2022年梅州市“两会”特别报道
- ·2021年12月梅州住宅商品房成交1972套环比上升13.6%,新房销售均价环比降93.4元/㎡
- ·@市民朋友,春节期间,梅州公交运行时间有调整!
- ·中通快递:无法确认来源以及信息、物品详情的快递请直接拒收
- ·最高可加20分!梅州38人拟获2022年高考加分,名单公示中
- ·梅州A股上市公司2021年行情盘点:5家公司股价不同程度下跌,4家公司跑赢上证指数同期涨幅
- ·“学习强国”梅州通讯站获评全省优秀!该站由市委宣传部主管、梅州日报社运维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雅安市移交第七批信访件
- ·梅龙铁路项目新进展!五华特大桥连续梁完成合龙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雅安市移交第七批信访件
- ·“青”心聚众力 情暖环卫工!团市委开展“青春情暖”春节慰问环卫工人活动
- ·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自我健康监测、“四个一”健康管理的区别在哪?如何执行?
- ·至2035年,梅州规划新增4个通用机场!分别在...
- ·清明节假期天气预报来了!全国大部地区适宜出游
- ·RCEP生效,为梅州企业带来利好:降低进口原料成本 提升商品竞争力
- ·南航将开通深圳=梅州=菏泽航线
- ·动起来!这份计划提出: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40.5%以上!
- ·北航等7所大陆理工类院校被台当局“封杀”,国台办回应
- ·检查经营主体129户!梅州节前“双打”,这些行为是打击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