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防线 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2024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综述
“岛上有人员被困,筑牢灾减灾宣综述请立即救援!安全”近日,防线防灾j9一场模拟的提升暴雨侵袭湖南,某岛周边水位上升,基层大量人员被困。避险
应急响应机制立即启动,力年防各部门应急联动、传周会商研判,活动出动冲锋舟转移群众,筑牢灾减灾宣综述派出无人机搜寻被困人员……一场汛期人员避险转移应急演练渐次推进。安全j9“演练活动检验了各应急救援队伍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防线防灾提升了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和公众安全意识。提升”湖南省应急管理厅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副处长吴永胜说。基层
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避险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统一部署,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主题,广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组织开展一批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切实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
演练演习是提升群众应急避险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湖北,针对汛期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的特点,当地开展了地质灾害救援救灾应急避险演练,重点演练山体滑坡灾情应急避险、抢险救援行动。紧急转移群众、大型机械设备全力抢险、为“灾区”安置点高效调配生活必需品……暴雨中,立体式抢险救援演练堪比实战。
上海模拟强对流天气同时发生地震灾害,开展“沪应-2024”综合应急演练;黑龙江举行地震、火灾、水库垮坝等多科目抗震救灾实兵综合演练;福建开展地铁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广西启动百县千村万屯(企)应急演练等。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一系列场景多样、贴近实战的演练演习,检验了队伍,磨合了机制,有力促进基层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提升。
提升公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是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的关键。一场场活动,让防灾减灾科普“走新”更“走心”。
“离家要把电源切断”“油锅着火,应盖上锅盖,窒息灭火”……日前,在四川屏山县屏边彝族乡,村民阿木章依拿着印有汉语和彝语两种文字的《彝汉消防安全宣传手册》,用彝语向村民介绍防火安全知识。
屏山县地处大小凉山之间,彝族居民有9000余人。为让彝族同胞看得懂、听得懂、记得住安全政策规范与安全常识,当地编印彝汉双语安全宣传手册,组建起“马背宣传队”。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像阿木章依这样的宣讲员加大走家串户频次,开展安全知识科普。
创新载体形式,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湖南举办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红背包公益行动;安徽举办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短视频大赛;宁夏举办“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素质能力提升线上知识竞赛”;四川地震局、重庆地震局联合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网络大赛活动等。
拓宽科普渠道,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协调通信运营商,面向全国手机用户发送相关公益短信;北京围绕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应对复盘,在学校和公园开展体验展示活动;一些地方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安全体验馆、应急实训基地等科普场馆,开展专题讲座、模拟体验、展览展示等活动。
预防是防灾避险的基础和前提。有关基层单位以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为契机,深入排查灾害事故风险隐患,提前做好突发灾害防范应对。
河北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防汛设施巡查、森林草原火险管控等群策群防工作;山西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新疆深化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推动风险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等。各地全力将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风险。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新华社记者周圆、谢奔、张海磊
- ·食品安全有了新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AI大模型免费开放成为新趋势,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 ·五部门部署开展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 ·春节假期湛江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 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3.3%
- ·雅安公安接连破获两起汉源湖非法捕捞案
- ·春运第3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亿人次
- ·开学必读:运动护眼强身,为学习加分!|科普时间
- ·“校园餐”反腐记:确保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
- ·南京全面取消商品房限售
- ·雅安职教园区已具雏形
-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中和接受审查调查
- ·公安部:2024年公安机关共破获黄赌刑事案件6万余起
- ·以高质量监督 保障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落地见效
- ·出游请注意!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灯会运营时间有调整→
- ·别因“年味儿”失掉文明范儿
- ·公安部:2024年公安机关共破获黄赌刑事案件6万余起